2023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国内冷链市场仍具备较大成长性「图」

时间: 2023-11-05 23:04:45
作者: 五金类

  冷链物流是指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冷库、冷藏车、冷藏箱等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初加工、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销售、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物流。冷链物流系统涉及环节众多,包括了产地预冷、气调系统、速冻解冻、冷冻冷藏、低温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冷链运输车辆等。

  回顾中国冷链产业的发展历史,2018年以来我国进入冷链3.0时代。中国的冷链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彼时的冷链资源仍非常匮乏。随着改革开放以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连锁超市业的发展,中国冷链产业链开始真正形成,多方开始涉足冷链市场。

  近两年国家及地方层面更是发布多项“十四五”冷链物流有关政策以促进产业升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新冠疫情期间,国内冷链物流产业暴露出较多问题,日渐增长的冷链需求与落后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有矛盾;另一方面,从战略性看,发展冷链物流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从冷链物流的产业链来看,冷链物流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制冷材料及设备供应环节,冷链物流产业链中游为冷链运输、冷链仓储、包装等环节,冷链下游应用为生鲜零售、医药零售、高端化学用品制造等。其中,制冷剂是核心原材料,而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核心和心脏。压缩机的能力和特征决定了制冷系统的能力和特征。

  冷链物流的主要设施包括冷库、生鲜食品加工中心、冷藏运输车和超市陈列柜等。其中,冷库是冷链物流中的核心设施,并已经从最初的储存型发展为现在的物流配送型。2015以来,冷冻冷藏需求增加推动我们国家冷库规模迅速增加。随市场对冷库吨位、规模和形式的要求慢慢的升高,冷库逐渐标准化、模块化、工厂化,行业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

  随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以及电商冷链物流系统的发展和冷链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行业规模增长趋势明显。在旺盛的消费需求驱动之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正步入快速地发展阶段,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515亿元,同比增长15.55%,预计2023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6486亿元,同比继续增长17.61%。

  市场需求方面,冷链物流市场需求从2016年的1.25亿吨增长至2022的3.25亿吨,CAGR为14.6%。从增速来看,2019年后,市场规模及需求量增速均会降低,主要系新冠疫情的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而社会经济发展是社会物流需求端的主要支撑,因此近年来增速有所下降。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起步较晚,相关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从冷库与冷藏车保有量来看,根据中冷联盟数据,2021年冷库保有量达到5224万吨,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4.36万辆,但冷库人均保有量仅为0.037吨/人,冷藏车为每万人配有一辆;而根据美国第51次年度冷库调查,美国2019年冷库容量为1.03亿吨,预计到2022年达到1.07亿吨,人均保有量将达到0.48吨/人;美国冷藏车保有量2019年的25.41万辆,平均每千人配有一辆冷藏车。因此,国内冷库与冷藏车人均保有量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从冷链流通率来看,根据中物联冷链委数据,国内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只有22%、34%和41%,而欧美均在95%以上,肉类产品达100%。因此,对标欧美市场,国内冷链市场仍具备较大成长性。

  2021年12月,国内冷链物流领域第一份五年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炉,提出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部署。2020年,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开始建设。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又公布了2022年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目前,两批次共41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已经覆盖全国除海南、江西、西藏、宁夏外的27个省。《规划》中指出,要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冷链物流市场有望加速发展。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与研究、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