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店员工用嘴剔肉:摆拍博流量的闹剧何时休?

时间: 2023-11-18 11:42:10
作者: 产品中心

  11月14日,安徽淮北一肉店工作人员网上发视频展示,店内人员用嘴剔去羊肉肋骨。当事店主向记者表示用嘴剔肉更快,还称“肉不沾口水,怎会是沾口水”。该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该店如此做法存在卫生问题,“你豁得出去用嘴剔,我豁不出去吃”“生肉直接上嘴,第一次还没担心自己先担心上商家了”。14日晚,当地市监局回应称,涉事店主称相关视频系摆拍,认识到错误后已经删除了相关视频,并承诺不再摆拍。(11月15日 央视网)

  从古早的石金泉跪行救女的策划新闻事件,发展到今日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见“凉山女孩每天捡垃圾挣学费”“女外卖员深夜送餐回来发现车子被偷”等等,近年来哗众取宠的虚假摆拍从未停歇过。

  短视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今天,这样一个门槛低、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更是在被“流量至上”捆绑劫持。为了蹭上“流量”这辆快车,一些利益熏心的自媒体恬不知耻、毫无下限。在对视频内容做“煽情化”“戏剧化”的处理后,还要利用人们单纯的“同理心”来增加热度、收割流量。然而,这种以牺牲基本伦理为代价的炒作,无疑是对社会公德和消费的人权益的一种侵犯。

  摆拍现象的背后是令人担忧的行业乱象。这种为了追逐流量而不择手段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行业的信誉,也可能对消费的人的权益造成潜在威胁。当一些商家通过虚构或夸大事实来吸引顾客时,消费者非常容易被误导,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不切实际期望。而本次事件系发生在饮食业的摆拍现象,更是令人愤懑。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商家们是不是已经将摆拍当成一种常态,而忽视了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的基本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从业者试图以“传统”或“老法”为幌子来为自己的摆拍辩解。然而,这是不是真的是一种传统行为,还是仅仅为了掩盖行业乱象的一种手段,令人质疑。在现代社会,传统与现代需要有一个平衡,不能简单将一些过时、不健康的做法包装成传统。

  首先,商家们应该认识到,通过摆拍行为获取流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取得一些成功,但在长期内却难以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信任。食品安全作为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大事,更不能成为追逐流量的牺牲品。只有通过更加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商业经营,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监管部门的介入是十分必要的。2023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时,明白准确地提出全面清理通过伪造场景、编撰细节、虚构经历等手法摆拍制作的导向不良、误导公众的短视频。本次事件里,淮北市相山区市监局对事件迅速做出了回应,并及时妥善解决,让商家删除了相关视频并保证不会再发。这种监管应当是全面的、持续的,以确保相关行业能够迅速纠正不当行为,恢复公众对于产品和服务的信心。

  此外,媒体平台与民众也需参与努力,提高对于摆拍行为的警觉性。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作用显得很重要。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短视频平台,则需要落实审核责任,通过完善规定、优化技术方法等多种方式治理相关联的内容。同时,还可以强化用户参与和反馈机制,鼓励用户热情参加虚假短视频的举报和反馈,建立方便用户举报的渠道和机制。监督管理的机构和社会化媒体平台应积极做出响应用户的举报,做出详细的调查处理,并及时向用户反馈处理结果。而作为受众,网友们需要对于虚假宣传保持充足的敏感性,理性识别一些夸张的宣传手法,不被虚假炒作所蛊惑。

  社会各界都应警惕“流量为王”构造的陷阱引发的摆拍行为,守住真实性这一第一要义,也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营造更清朗的互联网空间!